生活中,有一種人,活得最累。 他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,總是顧慮太多,不敢表露不滿; 他們太考慮別人的感受,對別人的要求,不懂如何拒絕。 為迎合別人,事事有求必應,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好,就能得到別人的讚許。 殊不知,你人再好,又有什麼用呢?
你人再好,也不是所有人都滿意你。 年輕時總以為,只要自己真心對別人好,就一定會收到別人真心的回饋。 所以總是習慣性去付出,為滿足別人的需求,經常委屈自己,一再忍讓。 可經歷的越多,才越明白:你人再好也沒有用,總會有討厭你的人。 無論我們怎麼迎合,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,得到每一個人的喜歡。
父子騎驢的故事,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。 父子倆領著一頭驢進城,父親騎驢時,被人說狠心,換兒子騎驢,被人說不孝。 兩個人一起騎驢,又被人說對驢殘忍。 於是,兩個人只好都不騎,牽著驢走,卻依舊被人指責,說他們蠢。 生活就是如此,有太多的無可奈何。 不管你做得有多好,也會有人指責; 即使你想得再周全,也有人反駁你。 一個人再好,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。 有些人,就算你處處為他著想,他照樣看不慣你; 有些人,哪怕你事事為他考慮,他照樣挑你毛病。
你好不好,總有人誤解你;你真不真,總有人不領情。 都說人這輩子,做人難,做一個好人更難; 想讓每個人都對你滿意,可謂是難如登天。 畢竟一千個人眼裡,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。 看過《奇葩說》的話,一定會對馬薇薇有印象。 她一向以強勢示人,卻曾在節目中,提及自己的心路歷程時,潸然淚下。 馬薇薇表示曾一度迷失自己,因為無論她怎麼做,都總有人會對她不滿。 第一季,被網友嘲她面向刻薄,言語尖銳。 於是在第二季,馬薇薇轉變自己犀利的辯論風格,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溫柔些。 可網友依舊不滿意,說她沒鋒芒,狀態差。
為了滿足網友的期許,馬薇薇再一次迎合他們的想法,改變辯論風格。 然而網友又因此指責她功利心強,一點也不真誠。 不管馬薇薇怎麼改變自己,網友依然不買帳,反而質問她: 「馬薇薇,你怎麼變得不像自己了。」 這世上,人有千萬種,你人再好,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要求。 你再優秀,遇到討厭你的人,也會說你的不是; 你再真誠,遇到虛偽的人,也會議論你的言行; 你再真心實意對人好,遇到不珍惜你的人,照樣會無視你的付出。
不懂你的人,必然會看不慣你,對你指指點點。 懂你的人,自然會理解你,回應你的真誠和善意。
以前的我,很天真,相信只要自己做得足夠好,就能贏得別人的讚許; 現在的我,看開了,不再顧及所有人的感受,別人的看法,我不在乎。 世界何其之大,有人喜歡你,就會有人不喜歡你,有人羨慕你,必然也會有人眼紅你….. 既然如此,又何必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呢? 我們都是普通人,做不到能讓每個人都喜歡,做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。 在網上看過一個提問: 「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。」 其中有個回答,特別好: 「到了一定年紀,總要學會與周遭的一切和平相處。 爛事,該放就放,不要一直惦記,不合適的人,不合就散;
不要一味迎合別人的看法,而忽略自己的意願。」 是啊,這世上,有太多不能盡如人意的事情了,不必因為那些閒言碎語,讓自己左右為難。 正所謂,羊羹雖美,眾口難調。 一道菜,再好吃,也無法滿足全部人的口味; 一杯茶,再醇香,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誇讚。 人亦是如此,你人再好也沒有用,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。 不珍惜你的人,你對他再好也沒有用,他只會理所當然; 憎惡你的人,你對他再好也是白費,他只會覺得你虛偽。 人這輩子,走過半生才終於懂得:生活終究是自己的。 這個世界上,沒有多少人,值得我們委屈自己去遷就。
有時候不是你對他好,他就會懂得你的良苦用心; 不是你處處為他考慮,他就會懂得回報你的真心。 如此這般犧牲自己,去滿足別人,往往會讓自己活得很痛苦。
人活著,歸根結底,自己過得開心才是最重要。 人生在世,不求人人滿意,但求問心無愧。